當地時間3月1日,據美國媒體彭博社報道,美國希望中國科技企業加入到其對俄羅斯的制裁之中,從而削弱俄羅斯在半導體領域對關鍵技術和零部件的購買能力,中芯國際等企業或將受到影響。
報道稱,來自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,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電子產品供應國,半導體占其進口的三分之一,智能手機和電腦占其進口的一半以上,2020年,俄羅斯70%的芯片、計算機和智能手機供應來自中國。
當美對俄發起在“半導體及其他先進技術”方面的制裁之時,恨不得全世界都能跟進或效仿,因此,我國科技企業自然也在其關注之列了。
彭博社稱,一名美國官員表示,任何使用美國“技術或軟件”投入生產的產品,都將受到禁令的約束,即使它們是在海外制造的。
鑒于我國外交部已多次表示, “中方不贊成訴諸制裁解決問題,更反對未經國際授權的非法單邊制裁”,“不應損害中方的合法權益”。報道稱,美國需要威脅對中國實施進一步制裁才能使計劃得逞。
面對美國這種強拉人入伙的行為,我們也明確感受到了技術受制于人的無奈。不得不承認的是,如今我國在半導體領域,仍然依賴美國的設計與技術,中芯國際在2020年被美國列入黑名單后,仍在使用該國相關材料與設備,而這,恰恰成為了美國掣肘世界科技的籌碼之一。
彭博社表示,智能手機廠商小米等企業也在使用高通、Qorvo、Skyworks等芯片,PC廠商聯想等企業的產品則依賴AMD和Intel,這將使其受到更多的限制。不過,彭博向中芯國際、小米、聯想提出的置評請求尚未得到回復。
其實,我們對美國的技術制裁并不陌生,其對我國眾多科技企業的制裁都歷歷在目。從美國2019年對華為實施第一輪制裁開始,如今經歷四輪制裁的華為已四處求生,曾經核心的智能手機業務一落千丈,營收大幅下滑,不得不加速推進多元化業務以求突破。
從當下的情況來看,眾多國外的科技公司都開始相應美國的號召,對俄羅斯采取了斷供手段,包括全球科技龍頭企業蘋果。
目前,我國的相關科技企業還沒有對此做出反應,但以美國在制裁方面的“拿手表現”來看,前路仍未可知。
52RD.com 微博關注:http://weibo.com/52rd 微信關注:admin_52RD推薦 | 熱評 | 熱門 | MORE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