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CINNOResearch月度屏下指紋市場報告數據顯示,2020年有望成為LCD屏下指紋量產上市的元年,樂觀預測今年出貨量有望超過600萬臺,并在2021年迅速上量至5,270萬臺,至2024年,LCD屏下指紋手機出貨量有望成長至約1.9億臺。
屏下指紋并非OLED專屬技術
LCD屏幕結構相對OLED屏幕更加復雜,膜層數量更多,透光率較低,若要實現類似于OLED的光學指紋方案,難度也較高。為實現較好的透光率與識別效果,廠商需要對LCD屏幕的各光學膜層和玻璃等進行優化,甚至更改屏幕膜層結構,以提高紅外線穿透率。同時,由于膜層和結構變動,原本位于屏下特定位置的Sensor需要做出專門的修改。因此,采用屏下指紋的LCD屏幕定制化程度高于普通LCD屏,量產過程需要終端品牌廠、方案廠、模組廠、膜材廠和面板廠之間緊密合作,也對終端品牌的供應鏈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盡管LCD屏幕指紋的量產與普及充滿挑戰,但由于LCD屏幕仍然占據智能手機非常大的份額,因此各大廠商仍然有足夠的動力采用和推出應用該技術的產品。LCD屏幕終于打破了原來的禁錮,迎來了它的第二個春天。
據CINNOResearch產業鏈調查了解到,此次與RedmiLCD屏下指紋合作的屏下指紋廠商有阜時科技,背光膜材廠商為3M公司。
2019年4月24日,阜時科技在深圳召開的2019春季產品發布會上,發布了全球首款可量產的LCD屏下指紋方案。阜時科技相關人員通過對LCD背光板的不斷改造嘗試及對指紋方案的調整,成功攻克了這一難題。更難能可貴的是,阜時科技通過自身算法的優勢,實現了LCD屏下指紋技術的快速識別,以至于可以和傳統的電容指紋技術相媲美,并且他們的技術還在不斷地演變提升中。
據CINNOResearch月度屏下指紋市場報告數據顯示,2020年有望成為LCD屏下指紋量產上市的元年,樂觀預測今年出貨量有望超過600萬臺,并在2021年迅速上量至5,270萬臺,至2024年,LCD屏下指紋手機出貨量有望成長至約1.9億臺。
相比OLED屏下指紋識別方案,LCD屏下指紋技術的優勢在于屏幕成本低,良品率高,銷量好,未來甚至有高端手機也會使用這樣的方案。
與此同時,受疫情影響,3月智能手機面板價格會出現下滑的情況。
新冠疫情對2月智能機供需產生了深遠影響。根據CINNOResearch月度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報告,2月中國區智能機銷量環比下降62%,而各工廠復工情況不盡人意也導致供應出現大幅下降;由于iPhone11蓋板供應商伯恩出現復工困難影響交付,Apple對日本顯示器JDI/日本夏普Sharp/韓國樂金LGD進行了減單,受此影響上述三家面板企業的G6工廠均出現20%左右的稼動下降。
LTPS面板主力供應商之一華星光電CSOTG6工廠位于武漢,受疫情影響工廠主要為春節留守人員,模組段人手嚴重不足,2月出貨出現大幅下滑;LTPS面板第一大供應商天馬Tianma產線地處廈門,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,復工積極,客戶LTPS訂單有向天馬Tianma轉移的動向;a-Si面板目前主要需求在品牌手機自研項目,緊跟品牌的京東方BOE持續保持滿產狀態,中國臺灣省面板廠群創光電Innolux/友達光電AUO等則以品牌外研項目為主,暫未有明顯的受疫情帶來的轉單效應。
由于受新冠疫情影響,各面板廠在2月和3月普遍存在復工困難情況,以力保交付為主,絕大部分產品價格維持1月水平。疫情對手機面板需求的影響3月將會開始顯現,供需關系將出現惡化,價格開始松動,預估3月a-Si/LTPS智能機面板價格下降約$0.1~$0.2美金,AMOLED智能機面板價格下降約1美金。
52RD.com 微博關注:http://weibo.com/52rd 微信關注:admin_52RD
免責聲明: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、轉載和第三方投稿,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,均僅供參考。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內容來源標注錯誤、涉嫌侵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,請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,并提供身份證明、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。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,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!